Ave,
這篇資料的參考來源是 Fortune(Dion Fortune)、Bruce(Robert Bruce) 等等前輩的寫作,還有許多不同來源的資料,但無法在這一一標記,只能鬆散地緩引。
意識重心與不同層面的對應
儘管每一刻,每一處,世界與我們的運動都是在不同的層面上運作的,但為了方便思考,我們可以將這些種種不同的活動標定出不同的重心,標定它們的活動範圍與頻譜。
例如我們的人際互動,儘管是在每一個層面,包括精神、心智、星光、以太、物質層面都有活動,但其意識重心明顯的是在於星光層面,因為其現象對應人與人之間的情感。如果我們對星光層面有更多的了解,我們可以甚至畫出更精細的地圖,再將它分為更細的層面來標定。不同的情感可以被歸納入不同的星光層頻譜。
同樣的,當我們思考時,我們的意識重心是在於心智層面,而其他層面的運作有可能暫時退後到背景,令我們對他們的注意力分配較少。我們的注意力集中在心智層面上,但這不代表其他層面沒有運作,注意力 Attention 與知覺 Perception 正是關鍵。我們的意識重心是在心智層面,但潛意識仍然記錄著其他層面的變化。
所以事實上我們日常大部份運作是明符其實地在「非物質層面」運作,但習慣上我們並不將這些人際互動、思考當作「非物質」,而都當作「物質運作」。然而「物質運作」是「非物質運作」的表逹方式,是「非物質活動」的顯化,我們和別人交談時會自動將意識重心轉移到談話的內容,和其態度,而較少注意到較「物質」的細節,除非這些「物質活動」有明顯的「非物質意涵」。注意力的分配在不同的活動是不同的。我們會將大部份的注意力自動地調頻到對應的層面頻率。
而意識重心在不同層面間轉移的模式則是我們真正心靈的運作,我們對這些模式與運作都知之甚少,了解自己心靈運作是必要的。這些潛藏的運作比表面行為更能定義我們是誰。
日常的活動都可以或多或少地對應著五個層面,以下是一個可能的對應表
精神 - 禱告
心智 - 幾何問題、簡單靜坐、數學、科學
星光 - 人際互動、對應星光的礦石、對應星光的靈屬、儀式、音樂
以太 - 對應的能量治療、對應以太的礦石、鬼魂
物質 - 開動汽車、食物
但這些都不是純粹是一個層面運作的,例如食物,它除了有營養和卡路里外,也有以太的特性。不同的水晶礦石可以影響以太與星光層,這是礦石的「魔法特性」。這裏的對應表是粗糙的,影響一個層面必然會產生其他層面的波動,越相近的層面會有越大的波動。
另一方面,因為物質層面是所有上面層面的最後結果,所以同一樣物質可以同時對應很多的意涵,使得幾乎不能分出有甚麼叫作「純物質」,所有物質都是非物質表逹的的結果,都涵含著多層的非物質意涵,這邊或者我們可以將維生、物質運動看作純物質。但是衣服本身被人附加了許多的意涵,超過了本身保暖的功能。
這篇擠入的資料有點多和雜,往後我將它分得更精楚來寫下。先到這裏,謝謝大家支持!
open sky,
scriber laimen,
the Light be wthn Us
fleeing armchair aligning to the way,
2010-Jun-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