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精神物質對應不對應

精神是交感之源,一切都是源於一,所以全即是一,一中的所有部份都互相交感,它們精神上是同源的,它們註定交感,所以精神即是交感(Sympathy),精神即是對應(Correspondence)。交感與對應都是源自於精神上的同源,精神上的為一,我們可以推論因為精神交感,所以可以有比喻、反映、迴音、相印。

物質是分隔之源,物質的原則為二,為他者,他者不於我,而為我者交感於我,不為我者不交感於我,故此物質為不為我者,不交感於我者;但物質應沒有這麼絕對,物質為有限交感,而精神為無限交感,物質的交感有了一定的限制,以及有一個機制。

以戀人為例,在精神上他們是相應的。「我想你了。」若他們分隔兩地,他們精神上仍會相應,但物質上限制了他們交感的程度,他們見面時會燃起火,但相隔兩地,只能以寄信聊表思念(古代)。物質將精神的相應分隔、限制了。

另一方面,物質是爉(Wax),精神是章(Seal),精神必需在物質上得印(Sign)。這個比喻是在 John Opsopaus 這位作者寫的這邊︰http://web.eecs.utk.edu/~mclennan/OM/BA/ETP/III.html

物質為混頓,精神為秩序,混頓為無所交感,精神為必定交感,精神將交感傳遞到物質,章印於爉,物質可以交感,但這個交感受到爉、溫度種種限制;我們也可以想,物質由無數種精神原則所形成,故此無數秩序共顯即為混頓,此混頓要有顯化,必須要有取捨,要有取捨,則其他精神原則必潛藏不顯,如此章印於爉,爉顯印其上之章,而不顯不印其上之章,如此物只交感於印之上之精神,不交感於不印其上之精神!這可為有限對應、有限交感。

物質的有限交感,應該可視為部份化交感,每一個部份都顯化為一個小世界,其中又以靈魂降生為最,因每一個靈魂不交感而令靈魂成為了一個小世界;在精神世界這並不可能,因為牽一髮動全身。

我們也可以聽到有「部份忘記了自己為整體一部份」這個說法,這可以翻譯為部份不交感於其他部份,部份交感於部份時不可剩餘的部份對應,但時間與空間都會讓原初部份的交感擴散到整個整體上。

部份精神的交感之所以能實現,是因為爉上的印未消退不能印上另一個章的印,如此原初之爉(一塊無限大的爉)中各個微小的部份印上不同的章,每一個章代表一種精神力量,而每一個局部區塊都是一種整體,印與印之間的分隔有一種秩序,這種秩序也是一種印,可以稱為 Meta-印。

每一種秩序都是一種印,是一種 Pattern。秩序有時間上的秩序,被稱為先後因果,秩序有空間上的秩序,被稱為相親相克。每一個微小的印都是一個微小的單位,它們之間有一種旋律,有一種舞步,一個必定會相應於另一個,但同時它們天生有不相應之物(最終都會相應,但時間空間上表現為不相應),它們是更大旋律舞步的代表物、Agent。

聲像的對應,即一聲回應另一聲,這個表現為音樂與旋律,音本身為印,而音與音之間的回應為 Meta-印,回應與回應之間的回應(再高一級的回應,它記得前面的小回應)為 Meta-Meta-印,如此類推,直至譜出永無止盡之曲。

圖像的對應,一景像回應另一景像,是視象的串連,屬於電影的剪接,一個人的願景(Vision)促使它的行動,它的行動將回應於原初的願景,這個回應疊加後續的視象而成另一個更 Meta 的回應,和音應類似。視覺化想像(Visualization)是一種電影製作。

事件的對應,一個事件回應另一個事件,這個成為故事,而更高一級即為故事回應故事;而其中最基本的單位是靈魂,詭異的是因為靈魂是一切的觀察者,所以一切事件故事都發生在靈魂的記憶之中,這變成靈魂與靈魂之間的回應,緣份的相應。

何如我們因印而知章?

甚麼是「知」呢?這是智、是識、是感、是覺,是 Perception、Intelligence、Mind,在畢逹哥拉斯及柏拉圖一系,最高之識為 Nous,Nous 為製造章之造物者,故造章者必能識章,也必能識印。

精神為意義(章),物質為象徵(印),有象徵而無意義即缺乏靈魂的身體,為行屍走肉,在卡巴拉中有殼(Qlipoth)的概念,即為沒有神聖活力的驅體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aim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