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Ave,

對應 & 比喻

Kybalion 的第一條法則是一切為心造,第二條法則是是對應 Correspondence。

對應法則有時就被稱為比喻法則 Law of Analogy,而且與共振 Resonate、反映 Reflection 有一定的關係。在 Hermetica 中,最著名的其中一句話是 As Above, So Below,其下如其上。這邊的上是指源頭,也是指天,而下是指顯化,指地,揩人。小的按照著大的被創造,外的按照著內的顯化。

如果按照層面的分法,物質層面是創世的最下層,同時也可以說物質層面是顯化的最外層,而其他層面,包括以太、星光、心智、精神皆是在其上,也是在其內,這些層面是未完全顯化的,越上層,越內層就保留越大的創造力與自由,整個創世可以視為一層層的同心圓,越接近源頭越自由,越接近真實,越離源頭遠則是越顯化,越成形不易改變。這也是為甚麼改上為本,改外為標。理解上,就能知曉下,主導內,就能掌握外。萬物由造物者的心開始,而某程度上很多事情也是由人的心開始,上帝按照自己的形像造人。

按照對應法則的思路,每一個物質現象都對應一個其上 / 其內層面的原因,所有的現象都是效應,而每一個效應都有一個原因。物質現象有一個以太層面的原因,而同時這個以太的原因是星光的效應,星光的效應是心智的創造,心智的原因則是精神的效應,精神的效應是更高精神的顯化。

所以物質層面某程度上是很令人混淆的世界,它是最後的顯化,它是最後的效應,而這個效應是所有上 / 內層面的合力成果,往上追可以追到一層又一層的原因,可以追到一層又一層的意義。而另一方面這恐怕也是部份唯物主義的盲點,希望往後有空間再述。

對應與比喻是一條隨處都可以找到其痕跡的法則,我留意到生活有許多現象都有它的出現,大家可以不時找找看。例如語言、音樂、藝術、數學幾何、自然科學、社會科學、戲劇、故事、符號等等。我們是大量地運用對應與比喻。藉由對應和比喻,我們從已知探索未知,從已知猜想不可知,從具體表徵抽象,從實物看出意義,從現象了解源頭。

因為上的顯化在下的現象是多樣的,不同的外在現象可能是同一條內在法則彰顯的結果,所以一門的技能學問掌握有可能增進其他領域的理解,條條大道通羅馬,到最後應該許多事情都是相通的。

open sky,
scriber laimen,
the Light be wthn Us,
2010-Jun-27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aim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